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商丘市金融工作局 | |
生效日期: | 2020-10-2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商丘市金融工作局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54051号提案的答复
周德委员:
您提出的“疫情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全市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市工信局、市人社局、人行商丘市中心支行、商丘银保监分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冲击,市金融工作局着力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履职尽责,牵头引导、协调协同全市金融机构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做好 “六稳”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扩面、增量、降价、提质”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高质量金融支持,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促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回稳向好发展态势提供了有效有力的金融支撑。截至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27.81亿元,较年初增加247.13亿元,居全省第4位;较上年同期增加335.58亿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17.73%,居全省第3位。自1月20日疫情防控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233.92亿元,支持企业3318家次,其中2082家企业实现首贷85.47亿元,信用贷款56.34亿元,占比达到66%;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102.16亿元,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46158户;新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6.23%,较上年同期下降1.13个百分点。在具体工作推进过程中,主要是“搭建一个平台、用好两个基金、健全三项机制、做到四个强化”。
“一平台”,即银企通平台。为提高企业信贷便捷性,有效降低金融机构放贷成本、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实现银企有效对接和双方共赢,市金融工作局会同人民银行牵头运行管理商丘市银行企业信息共享暨融资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及时发布惠企金融信贷政策、多元化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发布生产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组织银企大力开展线上融资对接,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已通过该平台累计实现银企融资对接成功1363笔、金额183.84亿元,银企通平台的融资作用充分彰显。
“两基金”,即风险补偿金和应急还贷周转金。市金融工作局积极协调市县财政部门,设立风险补偿金和应急还贷周转金,并加强“两金”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性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增信支持,调动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全市累计筹措“两金” 2.93亿元,其中民营和小微企业风险补偿金8200万元、企业应急还贷周转金2.1亿元。截至目前,市本级周转金5000万元,累计支持企业11家,累计使用周转金7605万元;各县(市、区)周转金1.6亿元,累计支持企业165家、周转次数278次,累计使用周转金7.4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还贷周转压力,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和动力。
“三机制”,即主办银行机制、银企对接机制、考核奖励机制。一是主办银行机制。全面落实主办银行制度和企业名录库动态管理制度,组织金融机构与入库企业“一对一”专案推进、专班服务、专人跟踪,引导金融机构对入库企业开展第一次开户、第一次授信、第一次贷款“三新金融服务活动”,推动实现民营和小微企业入户走访全覆盖、财务辅导全覆盖、企业授信全覆盖“三个全覆盖”,努力提高全市民营和小微企业获贷率和首贷率。截至7月末,全市名录库入库企业1061家,其中已有1041家企业获得融资支持133.6亿元,占入库企业数量的98.1%;有577家企业为首次获得贷款,占入库企业数量的54.3%,贷款金额31.4亿元。二是银企对接机制。组织全市金融机构坚持以“惠企助力、金融在行动”为主题,持续深入推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百千万”三年行动、“861”金融暖春行动和金融支持市场主体特别帮扶行动,加强政银企对接和企业跟踪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做到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应减尽减,切实保障资金要素供给,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如市农信系统累计对接企业602户、对接融资需求61.61亿元。三是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考核评价“8个体系”指挥棒作用,对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信贷规模大、信贷成本低、金融服务质量高的金融机构给予考核总分3-5分的加分奖励,以政府类资金存放比例调整为导向,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商丘实体经济。截至7月末,中国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农发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郑州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超过100%,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四强化”,即强化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执行、强化服务创新。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王战营书记、张建慧市长、吴祖明常务副市长等市领导先后组织召开8次金融支持企业发展座谈会、推进会、调度会,建立了金融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和常态化会商制度,定期研判信贷投放情况,统筹推进金融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市四大家主要负责同志带领金融主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市金融工作局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实行分包县(市、区)督导调研机制,全面调研了解稳企惠企金融政策落实情况,确保了此项工作有组织、有保障、有督查、有落实。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顶层设计,提前着手谋划,围绕应对疫情影响,市金融工作局牵头制订出台了《应对新冠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组织印制了《金融机构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汇编》;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参与制订出台了《商丘市落实“六保”任务实施方案》;围绕“后疫情”时期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参与制订出台了《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实施意见》,为金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作出及时有效的制度性安排。三是强化政策执行。引导支持各金融机构按照“扩面、增量、降价、提质”的总体要求,围绕落实提高首贷率、延期还本付息、增加信用贷款投放、扩大普惠小微贷款规模等,用足用活货币政策工具,全面落实稳企惠企政策措施,坚持“一企一策”、精准施策,提高金融支持的直达性、精准性。疫情发生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积极办理展期、延期业务,为近300家困难企业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累计发放再贷款2.38亿元、支持企业379家次,办理票据再贴现8.16亿元、支持企业270家次;全市运用防疫再贷款已向9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优惠贷款7090万元,平均利率低至2.72%。同时,坚持普惠金融与金融扶贫深度融合、全面发力,提高金融普惠性、特惠性,实现对贫困群众、农户、涉农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截至目前,全市扶贫小额信贷新增贷款2.8亿元、新增户贷率2.77%;历年累计户贷率23.35%,51635户贫困户获得了金融信贷支持,信贷总量和户贷率均处于全省前列。四是强化服务创新。疫情防控以来,各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抗疫贷、云义贷、复业贷、用工贷、税务贷、医保贷等优质金融产品,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同时,通过减少审批环节、简化申贷资料、线上视频审批、压缩办贷时限,大幅度提升放贷效率。如建设银行商丘分行推广实行“信贷工厂”模式,实现数据筛选、业务受理、合规审查、合同签订、押品抵押登记及管理、贷款发放等后台集中处理,平均5天即可为企业投放贷款;中原银行创新推出了“复工贷”“地摊贷”“聚商快贷”产品,并下调利率0.5%;商丘华商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条线积极推进线上续贷、展期业务,通过线上完成续贷、展期审批,实现审批流程无纸化办公。
同时,全市人社部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大家网络招聘平台,大力开展线上招聘活动。一是借助商丘便民网、人才网、手机APP、二维码等网络信息平台,动态发布市内外用工信息、推送市内外招聘信息等,先后征集发布岗位14.5万个,形成23.2万次点击量,招聘急需普工技工20859人。二是积极开展线上招聘“春风行动”,进一步加大岗位信息征集发布力度,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线上对接提供服务。截至目前我市共举办11次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参会企业2782家,提供岗位99016个,达成就业意向7100人。
商丘市金融工作局
2020年9月15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