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OrganizationCode}-2021-00000048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11-1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商丘市金融工作局关于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71号建议的答复
宋惠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金融对民营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市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市金融工作局、人行商丘市中心支行、商丘银保监分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落实金融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是用好多项政策工具。今年以来,2次实施存款准备金降准政策,累计释放金融机构流动性7.47亿元,引导金融机构重点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资金的结构引导和精准滴灌作用,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民营小微企业等领域信贷投放,年内累计发放再贷款12.16亿元、办理再贴现17.98亿元,支持农户、个体工商户、民营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6600余户。二是落实金融惠企政策。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期限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1〕81)要求,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引导各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主动向企业宣讲告知政策,双方自主协商确定本息延期的具体安排。对因疫情影响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贷款做到“应延尽延、应贷尽贷。1月1日至7月30日,累计为1745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实施延期还本金额19.97亿元,为321户小微企业实施延期付息金额201.94万元。
二、改进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一是加强市场主体帮扶。深入实施金融支持市场主体特别帮扶行动、“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和“861”金融暖春行动,推动将更多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纳入名录库,夯实主办银行制度,对名录库内未得到授信的市场主体进行集中攻坚、分类精准施策,提高名录库市场主体获贷率。截至7月末,全市已入库市场主体3.32万家,2.5万家市场主体累计获得贷款支持389.82亿元,其中,1.77万家市场主体获得首贷109.68亿元,首贷率71.03%。二是开展专项助力活动。开展百名行长走访千家万户活动。市金融工作局联合人行商丘市中心支行、商丘银保监分局组织各县(市、区)金融工作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客户的走访联系、指导帮扶,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好各类市场主体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至7月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为5005家次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52.67亿元,为50447家次个体工商户投放贷款112.14亿元。开展2021年“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活动。组织市县两级人民银行、各金融机构到1349家企业开展各类融资服务939次,其中,对1084家企业开展投融资服务对接活动911次,帮助企业获得融资额度2.36亿元,对265家企业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培训28次。三是积极推进政府增信。建立健全政府应急还贷周转金纾困机制,持续推进政府增信,强化中小微企业帮扶,为基本面较好、生产经营正常、市场前景较好、资金周转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提供垫资服务。今年以来,市级还贷周转金周转使用16次9174万元,累计周转35次21679万元。四是强化监管督导考核。为确保供给总量稳步增长,市金融工作局联合人行商丘市中心支行、商丘银保监分局采用督导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银行业小微金融服务工作进行常态化督导考核,督促银行业机构以“两增”为目标,持续加大民营小微企业信贷资金投放,发挥好小微企业间接融资的主渠道作用,确保稳定高效的信贷供给。2021年全市普惠型小微信贷投放计划为49.72亿元,比2020年多增9.08亿元。截至7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8.84亿元,较年初增加38.69亿元,完成全年信贷计划的77.82%,较年初增长12.4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97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11.72万户,较年初增加0.94万户,实现“两增”目标并阶段性完成信贷计划。
三、创新金融产品,丰富信贷产品体系。一是加大信用产品创新力度。督促各银行业机构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大力研发推广小微信用贷款产品,创新“华商e贷”“信用快贷”“纳税e贷”等纯信用贷款产品10余种。截至7月末,全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92.62亿元,占比15.07%,较年初提高0.75个百分点。二是着力提升中长期贷款比例。督促银行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积极发放中长期小微企业贷款。截至7月末,中长期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2.88亿元,占比50.92%,较年初提高1.02个百分点。三是加大无还本续贷支持力度。督促各银行机构推广“随借随还”模式,加大续贷产品开发推广力度。截至7月末,全市银行机构推广“优续贷”、“金燕连续贷”等多款续贷产品,累计为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余额达30.73亿元,其中本年累放金额14.18亿元。四是加强科技赋能信贷支撑。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为科创类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各金融机构累计向10余家科技创新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33亿元。
四、推进减费让利,保持融资成本合理。一是合理控制贷款利率。通过采取文件部署、监管通报等措施,实施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监测,督促各银行业机构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截至7月末,全市银行业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累放贷款利率(不含票据融资)6.98%,较去年下降0.30个百分点。工、农、中、建、交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继续控制在5%以内,2家股份制银行、3家城商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分别为5.53%、5.94%,均维持在合理水平。二是规范融资收费行为。督促各银行机构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和小微企业“两禁两限”要求,认真落实收费减免政策,避免多段收费加重小微企业实际融资负担。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向小微企业特别是因疫情遇困的小微企业主动减免服务收费。今年以来,全市银行业累计精简收费项目26个,为小微企业减免贷款各类费用547.54万元、节省贷款利息支出1.23亿元。
下一步,市金融工作局将协调引导全市金融系统通过完善对接平台、强化金融服务、丰富融资产品,进一步强化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有效破解民营经济融资难题,持续提升企业融资获得感、满意度。
2021年10月10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